数据洪流之下,存储为何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新基石
至誉智存
数据洪流之下,存储为何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新基石
我们正步入一个数据定义一切的时代。全球年新增数据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ZB级迈向YB级,而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更呈现指数级爆发——五年内增长近500倍。这两股洪流的交汇,催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核心挑战:“数据重力”(Data Gravity)。当数据体量变得如此巨大,其本身的”重量”开始显著制约着数据的移动、处理和价值释放。传统IT架构在如此巨大的”引力”之下已显疲态,存储系统首当其冲,从幕后走向台前,成为决定整个计算生态效率与成本的战略要地。
为应对这一挑战,存储基础设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:
架构的坍缩与重构。传统的热、温、冷三级存储模式在数据频繁流动的需求下难以为继,正快速演变为更为极致的两层结构:约30%需要被实时处理的「极热数据」和剩余70%活跃与休眠状态交织的「温冷混合数据」。这一变化对数据的存放、调度和访问性能提出了全新要求。
存算分离的必然选择。为摆脱”数据重力”的束缚,降低大规模数据迁移带来的性能和能耗开销,存算分离已成为云计算和AI时代的必然架构选择。通过将存储资源池化,实现计算节点的按需供给与弹性扩展,从根本上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敏捷性。
能耗与安全的刚性约束。据预测,到2030年,数据中心能耗将占全球用电量的显著份额,其中存储系统可能贡献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消耗。”每比特能耗”已成为评估技术方案的硬指标。与此同时,数据安全已从”附加题”变为”入场券”,零信任架构和主动勒索防护不再是可选项,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。
在此背景下,存储的价值定位需要重构:它已从被动的数据“容器”,升级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:
01
效率引擎
以更低时延与更高吞吐减少计算等待,缩短 AI 训练与数据分析周期,直接放大业务敏捷性与交付速度。
02
绿色动力
通过介质、架构与热设计的协同创新,显著降低能耗与 TCO,成为企业落实 ESG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杠杆。
03
安全基石
作为数据的最终归宿,内生的加密、隔离与韧性能力构筑最后且最重要的防线,保障数字资产安全与业务连续性。
顺应这些趋势,至誉科技基于对技术演进与客户场景的深刻洞察,已展开前瞻性布局。我们坚持把存储提升到系统核心,通过全栈自研与技术融合,为客户交付可验证、可扩展、面向未来的数据基础设施。
面对数据重力、架构演进与能耗安全的多重挑战,企业应如何破局?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是什么?再接下来几天中,我们将详细解读至誉科技应对这些挑战的六大技术创新方向,看我们如何将理念转化为可部署、可验证的领先方案。
深度解析场景,量身优化方案软硬协同创新,驱动智能飞跃在至誉科技,“场景定义存储”的战略根基。
关于至誉科技
源于自2016年创立以来所坚持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深度优化能力。依托从主控、固件到系统的全栈自研实力,我们为不同AI场景精准构建专用存储方案:
面向大规模训练,我们提供高带宽与持续稳定写入能力,充分释放高端算力集群性能潜力;
针对机器学习应用,我们具备超高IOPS与卓越元数据处理效率,大幅提升海量小文件访问速度;
应用于边缘推理场景,则融入工业与车规级产品的高可靠、高稳定设计基因,无惧苛刻环境。
基于软硬件深度融合的技术理念,至誉能够交付远超传统通用方案的深度定制化存储系统。我们的能力已获100多项全球专利认可,产品通过ISO9001、IATF16949等体系认证,服务覆盖世界500强企业及高精尖领域的客户,确保在全球关键应用中持续高效运行,助力客户将每一分算力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价值。
至誉科技
公众号
网址丨https://exadrive.com.cn/